“從源頭抓起,掌握病毒特性,防控藍耳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禮藍動保豬業務技術服務總監譚濤博士在新豬派直播間分享《從源治藍:藍耳病四大規律與啟示》時,如此強調到。
防控需尋源,藍耳病毒感染遵循四大規律
非瘟后,盡管各豬場紛紛實施了嚴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但藍耳病感染情況依舊不容樂觀,近兩年養殖戶普遍反饋藍耳病的嚴重性甚至超越了非瘟。譚濤指出,藍耳病毒難以防控的主要原因在于毒株的多樣性,從1996年在國內被首次發現以來,相繼出現了HP-PRRS、NADC-30 like、NADC-34 like等毒株,優勢毒株不斷變化,疫苗研發速度跟不上病毒變異速度。
藍耳病是一種復雜疾病,防控該病需要在實踐中了解病毒傳播規律,根據規律來制定防控方法,而“紙上談兵”只會徒勞無功。譚濤表示,藍耳病感染遵循四大規律:
第一,藍耳病病原有四大源頭:引種時帶入、精液傳播、場內循環及場內重組。要阻斷傳播就要由源頭入手,其中防止引種和精液帶毒是阻斷傳播的核心。減少場內循環和場內重組需要減少感染豬的比例和降低病毒的排毒。
第二,藍耳病的傳播是可控的。雖然有文獻顯示,在實驗條件下藍耳病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但是在養豬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空氣傳播并非是藍耳病傳播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藍耳病陽性場,這與豬流感等快速傳播的疾病不同。在多數豬場,藍耳病在斷奶混群后開始在保育豬中傳播,經過2-4周即保育中后期才到達藍耳病爆發的高峰。通過減少母豬群的帶毒率和排毒,可以減少斷奶仔豬藍耳病的帶毒比例,從而降低保育豬的發病率與死亡率。
第三,攜帶藍耳病病毒的豬并不一定發病。藍耳病的發病與兩個因素密切相關:帶毒豬比例和帶毒量。豬群中帶毒的豬越多,藍耳病發病越嚴重;對于個體豬只來說,體內藍耳病毒含量越高則出現臨床癥狀,當帶毒量較低時甚至沒有臨床癥狀,表現為“無癥狀感染者”。因此,防控藍耳病不一定要做凈化,保持藍耳病陽性穩定是性價比較高的一種模式。
第四,藍耳病導致豬群死亡多是因為細菌性繼發感染造成的并發癥。多數感染藍耳病的病豬最終是死于繼發感染和炎癥反應,因此抗菌消炎可以明顯的降低藍耳病造成的死亡,控制細菌性疾病與炎癥反應是藍耳病防治中的重要環節。
綜合防控“三三制原則”:1/3免疫,1/3管理,1/3藥物
譚濤博士還提醒,藍耳病感染豬場不一定造成典型的“流產風暴”和仔豬的高死亡率,也可能以亞臨床感染的形式存在,如果母豬存在持續的繁殖障礙、母豬泌乳不佳、弱仔偏多、保育豬死淘率不明原因的逐漸上升等問題,就要多加留意藍耳病感染率增加的問題。目前防控藍耳病已有很多途徑方法,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綜合防控方案。
在防控實踐上,譚濤博士強調,綜合防控要遵循“三三制原則”,即做好免疫、科學管理、合理使用藥物。
對于“三三制原則”中,譚濤博士主要解釋了兩點。
一方面,對于疫苗選擇存在兩大原則,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兩者無法同時保證的情況下,建議優先保證安全性。
另一方面,合理用藥不是每種病菌都要配一種藥,而是用簡單的藥物組合就能控制很多疾病。比如替米考星,其既可減緩藍耳病病毒復制,又能控制繼發感染,降低肺部的炎癥反應,再搭配另一種廣譜抗菌或抑菌藥物如磺胺,就可以做到2種藥物控制10種常見的豬細菌病,事半功倍。
合理保健結合科學免疫與管理,促進藍耳病快速穩定
譚濤博士介紹,穩定藍耳病應從兩個方面入手,“母健”和“仔壯”。“母健”從源頭阻斷病原,“仔壯”進一步阻斷傳播。其中,后備母豬、懷孕母豬和保育豬是穩定藍耳病的重點階段。
他同時提供了兩方面的防控方案。對于母豬,后備母豬進入隔離舍時需每天每頭母豬添加泰勇(替米考星)4克+康舒秘1克,連續使用14天;經產母豬每頭每天泰勇5克 + 康舒秘1克,每季度一次,每次連續兩周。實踐證明,如此使用可有效提升母豬繁育效果,減少死胎。
保育豬則常因轉群應激、免疫空白期、和混群交叉感染而易發病。譚濤博士給出的建議是,保育豬使用泰勇 100毫克/公斤體重+康舒秘30毫克/公斤體重,在斷奶后使用兩周,可減少死亡率和僵豬比例,提升均重。
“母健”可降低母豬流產和死胎情況,提高發情配種率、分娩率和產健仔數。仔壯則可提高產房仔豬的斷奶重,降低產房死亡率;降低保育仔豬的死亡率,減少保育弱仔,提高保育轉育肥的均重。合理的保健方案,結合科學免疫與管理,就能實現藍耳病快速穩定。
互動:藍耳病毒變異增加檢測難度,凈化成本要綜合考慮各方面
在直播的最后環節,譚濤與直播間的網友就藍耳病防控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干貨滿滿:
問題1:非瘟后,藍耳病的抗原檢出率不降反增,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哪些?
譚濤:我認為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非瘟后,豬場防控豬病的重心轉移到了非瘟上,一定程度忽視了藍耳病的防控。第二,非瘟后,豬場對豬病的檢測更為頻繁,也增加了人員傳播的可能性,第三,藍耳病病毒的變異和重組問題很突出,不但野毒之間可以重組,活疫苗和野毒也可以重組。近兩年來,幾乎所有客戶都反饋藍耳病感染特別嚴重,其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非瘟,這就提醒各豬場要重新重視藍耳病防控。
問題2:藍耳病毒傳入我國已有26年時間,近年來有什么新的變化?
譚濤:藍耳病毒的變化,相信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首先是毒株明顯增多,由原來的經典毒株到變異株,藍耳病毒新毒株不斷出現,重組現象不斷發生。與此前不同的是,當前同一個豬場可同時檢測出多種毒株,毒株越來越多,感染情況也愈發復雜。另外,藍耳病毒的變異亦給檢測增加了難度,用細胞分離鑒定方法也無法輕松實現分離。綜合來看,藍耳病毒持續在演化,但不變的是依然難以控制。
問題3:請談談對藍耳病凈化的看法。藍耳病凈化的成本賬該如何計算?
譚濤:第一,地理條件對豬場凈化藍耳病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位于養豬密集區,即便實現了凈化,也無法長期保持陰性,花費大量成本也很難擋住病毒的重新爆發。如果具備凈化的地理條件,就可以考慮安裝空氣過濾設施,來減少藍耳病的爆發頻次,例如從每年爆發減少到4-5年爆發一次。豬場要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來確定是否加裝空氣過濾設備。
第二,豬場的生產模式應該是兩點式的,否則在進行封群凈化時需要很長的時間。第三,豬場的人員配置、管理體系必須與凈化的要求互相匹配,能夠維持良好的運轉。
藍耳病凈化的成本賬需要豬場綜合考慮長期閉群影響,以及硬件設備、批次化生產配套的人員和物力等多個方面。
問題4:市場對泰勇防控藍耳病的反饋情況如何?豬場爆發藍耳病時,能否用泰永緊急處理?
譚濤:從上市至今,泰勇已經通過了多年的市場考驗,也得到了市場的正面反饋。舉例來看,一豬場爆發藍耳病,母豬流產現象嚴重,使用泰勇的方案后,基本在五天后就能明顯看到流產率降低甚至停止。泰勇也能降低豬只的死亡率。在一次保育豬感染藍耳病的試驗中,使用泰勇的組別死亡率為8%,而使用其他公司方案的組死亡率則超過了30%。泰勇給客戶帶來的效益切實可見。我們也委托了揚州大學做了泰勇的試驗,證明在巨噬細胞內可以降低藍耳病毒含量,也委托了江蘇農科院做了臨床試驗,證明了藍耳病攻毒時使用泰勇可以明顯降低臨床發病。
豬場藍耳病爆發時,我的建議是緊急治療,疫苗注射后要近一個月才能有好的保護力,而在此期間,用泰勇就可以起到明顯緩解藍耳病感染、降低豬場的損失的效果。
本文由新豬派原創出品。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