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豬派劉偉恒? 自國慶節過后,豬價幾乎可謂是一路高歌猛漲,11月5日,全國豬價均價近8.3元/斤,創下近4個月來的新高,相比10月6日的最低豬價直接漲了近3元。
對于近期豬價的上漲,有人認為行業已嚴重虧損,本輪豬周期拐點已至,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9月我國養豬業虧損面達到76.7%。但也有聲音認為,近期豬價只是階段性反彈,農業農村部預計生豬供應過剩局面將持續到明年第一季度,后市豬價仍會下跌。究竟豬周期拐點是否真的已經出現?明年豬價行情如何?逆周期下養豬企業又該如何發展?
11月2日,在新豬派主辦,農梓學校、京基智農聯合承辦,溫氏股份、碩騰中國聯合冠名的2021新豬派養豬產業峰會上,多位專家和養豬企業代表開展“豬周期預判與應對策略” 主題圓桌論壇,為養豬人理清本輪豬周期下的生產經營方向。
圓桌論壇嘉賓(從左到右):新豬派主編李丹、中山大學劉小紅教授、惠州東進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新強、廣東廣墾畜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簡運華、深圳市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祖凱、廣東谷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翔、廣東廣匯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遆俊嶺、正大康地集團副總裁丁增光
新豬派主編李丹主持圓桌論壇
問:目前的行情是否進入到豬周期“U”型的底部?是否看好明年的豬價行情?
惠州東進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新強
何新強:2020年眾多豬場的復產和擴產,造成今年豬價的極度低迷。在虧損時期,中小場迅速退出,今年淘汰母豬的屠宰量會是一個很大的數值。明年的豬價將會稍好于今年,但仍將處于低位,養豬企業是否能盈利猶未可知。如此形勢下,企業要評估自身力量,盡所能及去應對豬周期。
廣東廣墾畜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簡運華
簡運華:當前我國生豬存欄量大,消化現有存欄至少需要7個月時間,豬價可能在明年7月回暖。
明年的豬價也可能并不容樂觀。豬價下行大環境下,養豬業內企業擴產和去產能現象并存,兩者達到相對平衡狀態,部分集團豬企雖在去產能,淘汰母豬,但速度較為緩慢。
深圳市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祖凱
趙祖凱:整體來說,并不是很看好明年上半年的豬價,豬價低點將在4月份和10月份出現。明年豬價將在成本線上下波動,行情較今年雖然可能會有所好轉,但養豬企業盈利難度較大。在未來,養豬企業如果缺乏獨特的競爭力,要想實現盈利將會舉步維艱。
廣東谷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翔
黃翔:要用理性思維看待豬價行情,低迷是行業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環,雖有較大可能性加劇農牧行業的競爭,但同時也是倒逼行業發展,重整市場的反饋和調整機制。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增效降本已勢在必行。為此要重視技術引領和強化管理落實,用可靠的數據來進行企業決策,盡可能避免主觀判斷。同時,企業要重視合作,在大產業、大數據、大學科面前,單一企業已經很難游刃有余。
廣東廣匯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遆俊嶺
根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生豬產能將在2022年4月份達到高峰,此類情況有一定可能性發生。目前行業企業在淘汰母豬,而仔豬被保留,但不代表所有企業都在淘汰產能。政府將某些養殖爛尾工程交給國有資產來建設,建成后租賃給公司,最終仍然形成產能。建議不要對明年的豬價抱有幻想,行業要呼吁養殖場(戶)適時去產能,明年行業或仍將處于攻堅克難的階段。
正大康地集團副總裁丁增光
丁增光:養豬人都在虧損的豬價行情能持續多久,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作為行業從業者,行情和趨勢很大程度上可以從養豬人的自身縮影來判斷,以成本為例,目前市場上大多數豬場養豬成本在8元以上,當豬價低于6元以下時,養豬就會嚴重虧損。去產能是未來長時間不變的話題,且是必須進行的措施。4500萬頭的能繁母豬,在MSY16-18的基礎上,如果把能繁母豬調整到繁殖力強的,生豬出欄量將會非常驚人。養豬業不是暴利行業,行業人士要聯合起來呼吁,業外人士要理智進入養豬業,戰略定位要清晰。
中山大學劉小紅教授
劉小紅:我國目前的消費市場消化不了7億頭豬。如果不對4400萬頭母豬進行結構調整,我國生豬行情很難有本質性的調整。根據移動平均法,將以往4年一個豬周期的均值往后移,并結合目前的豬價趨勢來判斷,豬價的低點會分別出現在明年的春節和9月份。豬價不容樂觀,企業要趁早清理低效種豬,目前清群成本最低。清群后,企業要通過建立高端種豬群,來提高降本增效能力。
峰會現場
問:如果行業真的進行長期虧損階段,企業如何進行逆周期生存?
惠州東進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新強:豬價低迷并不會持續很久。企業要保持發展信心,由于行業內能夠承受虧損的企業較少,虧損時大多數企業會迅速退出,短期內周期很明顯。應對未來的生存問題,企業的唯一出路是增加現金流和效益。為此要重點關注現金流的凈流出能承受的時間,無法承壓時應盡早退出。在進行養豬成本的現金流評估時,要把豬群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豬群健康有保障,才有降本增效的可能性。未來中國養豬業一定會呈現效率高、成本高特點,單靠養豬來生存已無法為企業獲取良好回報。企業要做產業鏈延伸,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銷售渠道和品牌建設,把做到產業鏈可持續發展作為未來的發展出路。
廣東廣墾畜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簡運華:應對行業低潮期,廣墾目前的做法是主動去產能,淘汰一批繁殖效能低的種豬,并發揮集團全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圍繞降本增效,提出具體的建設方案、考核指標,通過良性循環的機制,把成本意識和效率意識調動起來。在市場環境低迷時,企業應修煉內功,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應對低迷市場的抗壓力。同時廣墾也重視圍繞數字化來應對低潮期,近兩年積極推進數字化、信息化的建設,已具備較為扎實的信息化基礎。
深圳市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祖凱:低潮期生存,應關注企業的頂層設計、商業模式的選擇、人才團隊的建設。人才決定了企業的生存。在養豬業,企業做大做強很難,而小而美的企業數量多,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特點。低潮期下,企業要找到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越是獨特的企業,生存和發展空間可能就越大。
廣東谷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翔:食品端和加工端將是行業未來盈利的主要領域,也是目前行業需要改革、創新和轉型的點。當前行業在人才引導和培養階段有所不足。一方面,企業在招聘和培養人才方面有很大難度;另一方面,大量具有高學歷的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未來是科技競爭和人才競爭,在缺乏人才和團隊情況下,無法建設精致的企業。
廣東廣匯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遆俊嶺:逆周期生存,廣匯農牧的總體思想是做好基礎工作,練好基本功,做好長期打硬仗的準備。減產能,將關閉或合并廣東區域內的小豬場,集中優勢管好關鍵場,對于條件稍差的豬場,將采取升級改造或關閉做法。增加人才儲備,招聘專業人才,并加強新招聘人才的培養和管理。廣匯農牧計劃要減產40%,要狠下功夫,把豬的團隊和人的團隊同時做精。
正大康地集團副總裁丁增光:短期來看,要調結構。豬群結構調整,要淘汰低效能,建設高效能、高產的種豬。如果2023年6月豬價才能回暖,現在則是調整結構的最好時機。豬場結構調整,要更新落后的豬場設計和設備。人才調整,要選用能夠適應新的豬場管理方式的人才。資金結構調整,要把握好現金流,充分利用社會融資。長期來看,要重視戰略定位。企業要確認是否進軍消費端,如果是,要理清渠道和品牌。其次企業要在大和強之間做抉擇,小而精的企業有較強生命力,它們可以立足于局部,練好內功,做好自己的特色。低潮期內,也要思考企業之間的聯合。
中山大學劉小紅教授:企業從種業振興上著力,為降本增效打下良好基礎。廣東省政府在“十四五”時期將推動生豬種業建設,對企業來說是較好的發展機遇,企業做種業要加入到省和國家的行列中來。縱觀全產業鏈,目前行業主要聚焦生產端,對流通端、渠道端、消費端關注少。如果企業無法做到全產業鏈發展,也可以圍繞生產端來做文章,聯動屠宰場、加工企業,發展食品領域。企業生存下來是第一要務,確實無法經受壓力的,可以加快整合和合作。當前企業逆周期做整合的現象比以往出現得更加頻繁。中小企業耐受力較強。中小企業在2020年賺的錢未轉為固定資產,不用承受固定資產貶值對企業的影響。
圓桌論壇嘉賓合影
本次大會還得到了溫氏股份、碩騰zoetis、京基智農、佛山市正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金宇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然集團、高烽規劃設計院(深圳)有限公司、華威特(江蘇)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廣東新牧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悅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正業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康地農牧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瑞奈格凈化技術有限公司、赤峰家育種豬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永順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微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源生物技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中糧飼料(佛山)有限公司、深圳市泉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aximus美思牧、廣東廣墾畜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動物保健(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蒂默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康諾生物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寧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畜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廣州樸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邁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ID LINES 世德來、紐勤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30多家國內外優秀企業的大力支持!
掃碼觀看精彩重播
本文由新豬派產業數據研究中心綜合報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pcfp.cn/2021/1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