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隨便遇到個老人可能就是大師,在溫氏隨便遇到個保潔可能就是個千萬富翁”。溫氏股份(簡稱溫氏)作為一個養豬企業,在上市時創造了48個億萬富翁,一千多名千萬富翁(公司總人數約6000人)。
被譽為“農業界華為”的溫氏,2015年上市后,市值一度超過招商銀行和萬科,是當之無愧的農業第一股。其生豬養殖規模曾經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溫氏為什么能走上行業巔峰?
然而,在中國養豬業經歷豬被馴化以來最劇烈、最快速的變革的當下,溫氏卻將行業龍頭的位置拱手讓給了牧原股份。溫氏為何掉隊?它又如何自救?
創業
1936年,溫北英出生于廣東省新興縣簕竹鎮石頭沖村。他的父親是村里第一位大學生,作為小學校長的父親樂善好施,在當地很有名氣。但也因此在動蕩年代被土匪綁架。由于家人沒有湊齊贖金,父親被土匪撕票。
此后,溫北英“子承父業”考上了肇慶師范學校,1955年他被分配到四會縣小學當老師,但命運卻沒給他過平凡生活的機會。
文革到來,讓出身于知識分子和地主家庭的他,瞬間跌落谷底。1962年,溫北英被學校開除,回石頭沖村做起了農民。有一天,他從報紙上看到有人通過養雞成為了萬元戶,心里的小火苗一下被點燃了。他立刻騎著自行車到20多公里外的天堂圩買來一批雞苗。
這批雞苗別提多金貴了。
自己都吃不飽的溫北英,不但把家人的口糧挪給小雞,還帶著一家大小下河撈小魚蝦給雞補充營養。他把家里的墻壁挖了一個個小洞,讓雞進出活動。小雞生病,他就爬山摘草藥。冬天怕雞凍壞了,他索性把雞養在屋子里跟家人同吃同住。
眼看雞快長到可以賣的時候了,一場雞瘟讓溫北英落了個血本無歸。他咬著牙買來新的雞苗,繼續養。誰料幾次三番都在肉雞成熟之際遭遇滅頂之災。幾番折騰,溫北英幾乎耗光了所有積蓄和口糧。一家大小對著冰冷的灶頭和罄空的米缸,抱頭痛哭。
村里的風言風語,戳得他直不起腰,但除了絕地反擊,溫北英別無他選。他尋訪了一個又一個養雞能手,經過日夜的刻苦鉆研,逐漸掌握了雞苗溫室孵化、雞病防治等技術。飼養群雞成功的他,成了名聞鄉里的“養雞大王”。
但好日子沒過多久,溫北英又因“割資本主義尾巴”,被禁止私人養雞。1972年,他被簕竹公社調去指導公社各隊開辦養雞場。1978年,溫北英沉冤得雪,酷愛養雞的他,被安排到縣食品公司當養雞技術員。
1983年,溫北英的次子溫鵬程高中畢業,父子二人的養雞夢想一拍即合,溫北英辭去了工作準備繼續自己未了的養雞夢。他們聯合另外6個村民,決定每人集資1000元,“七戶八股”辦起了新興縣簕竹畜牧聯合公司,等待著規模化養殖的好日子。
然而就在肉雞即將出欄時,一場瘟疫再次席卷,養雞場損失慘重,4位合伙人當時就退出了。溫北英欲哭無淚,甚至想關掉養雞場。一位農戶聽聞此事,趕來向他賒雞苗,說等雞苗喂大賣了雞,錢和利息一起還。溫北英滿口答應了,還免費給了他一些優質飼料、藥物,傳授了一些養雞知識。
沒人想到,就是這件小事讓溫氏起死回生,并在此后一度成為亞洲最大,全國第二的養殖企業。
農戶把雞養大后,給到溫北英讓他幫忙賣,得到的錢兩人平分。更多的農戶開始用這種方式跟溫北英合作,不到1年,養雞場就起死回生。隨著業務范圍的擴大,溫北英開始更周到地為村民提供雞苗、飼料、藥物、專業技術、成品雞銷售的一條龍服務。
隨著公司規模擴大,1986年溫氏公司推出了全員持股計劃,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也讓大家共享公司發展的紅利。1987年底,與溫北英合作的養殖戶已有36家,雞場純利潤達到了8萬多,股東們都成了萬元戶。
“公司+農戶”模式雛形已具。
1989年,肉雞市場疲軟,溫北英采取了保價回收的方式,讓養殖戶旱澇保收。“靠譜”的溫氏口碑一下子就傳開了,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進來。1994年,溫氏集團開始向全國各地擴張,這一年溫北英卻因肺癌晚期去世了。
溫鵬程開始帶領公司在華東、華中、西南市場布局,復制“公司+農戶”模式,帶領溫氏進入快車道。1995年,考慮到在當時的市場行情下養豬的利潤比養雞高,他開始向生豬行業擴張。
1997年,他開始將“公司+農戶”的模式復制到肉豬養殖領域,然而養雞的模式在養豬行業根本走不通。
第一批種豬投放后,養殖戶能力有限,根本沒辦法讓豬的“自繁自養”良性循環起來。經過一兩年時間的探索,溫鵬程改成投放肉豬苗給養殖戶育肥的模式。養殖中溫氏提供飼料、防疫藥品、免費技術指導,并保證170~190元/頭豬的收益。
自此,養豬模式基本成型,并在此后逐漸成為公司的營收主力。2016年,溫氏股份肉豬的銷售額已經超過銷售總額的65%。當年,溫氏實現上市肉豬1713萬頭、肉雞8.19億只,總銷售收入594億元,成為行業中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公司+農戶”背后的硬功夫
公司+農戶的模式并不只有溫氏在做,但為什么只有溫氏做成了亞洲最大,這背后的硬功夫是什么?
1978年以來,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但也產生了中國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制約了農業的規模化經營。
溫氏“公司+農戶”的模式,不但幫助公司解決了廠房土地的難題,也幫助農戶解決了資金和風險的問題,從而將農業生產化零為整。這種看似平常的模式,想要做好其實并不容易。
“養殖界華為”的全員持股模式。養殖是重資產行業,所以從雞場創立公司之初,溫北英就采用了非常先進的合伙人制度。此后溫氏用“公司+農戶”,整合了社會閑散的勞動力、土地、資金,讓其具備了“輕資產”運營的可能。
1990年,極速擴張的溫氏為了籌錢開始發行職工內部股票,共發行1萬張,每張面額100元,只有職工才能購買,股票可在職工之間自由轉讓,但不準上市流通。1994年,公司在股份合作制的基礎上,將股東擴大到公司所有的合作者,包括養殖戶、推銷戶、技術合作方華南農業大學等。
2000年后,公司又進行了全面股份制改造,股東由700多人增至4000多人,總公司員工和分公司員工均持有股票。2012年,溫氏的員工持股人數已增至6789人,員工持股占比49.57%,而最大個人股東溫鵬程只占3.34%。
溫氏通過不斷在公司推行和深化全員持股模式,不但很好地分攤了資金風險,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也為公司的持續擴張解決了資金的后顧之憂。
“公司+農戶”需要許多環節的資源配套。沒有擴繁場,豬苗的供應和質量就沒有保障。沒有飼料廠,成本就會大幅增加。沒有獸藥廠,豬群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問題就得不到保障。沒有屠宰場,就會在行情低迷的時候陷入被動,失去話語權。
想要讓公司和農戶有更高收益,就需從上游的育種和飼料,到中游的擴繁和育肥,再到下游的屠宰銷售,做到生產全環節可控,這對公司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要讓用戶旱澇保收,同樣需要公司強大的資金配套。1997年,禽流感侵襲,沒人敢來收購生雞,溫氏將滯銷在農戶手中的雞苗全部買下,第一時間做專業處理,此舉讓公司虧損了將近6000萬。2004年的禽流感,溫氏將全年44億的利潤拿出來了36億來補償挽救快要瀕臨破產的農戶。小型企業很難玩轉這種模式。
今年在豬周期的影響下,豬企都虧損嚴重,2021年溫氏的簽約農戶有4.54萬,這背后是4.54萬個家庭,如果公司盲目減產會造成很多家庭甚至社會問題。為此,公司需要在虧損階段,把這些損失承擔起來,這需要非常雄厚的資本積累。
溫氏看似是一家傳統的農業公司,但它本質上是一個高科技公司。溫北英養殖歷程中,幾次瘟疫的打擊刻骨銘心。所以提升農戶的養殖規模和養殖效益,技術是根本。溫氏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科研,2021年其科研投入經費超過了6億元,主要用于畜禽育種、飼料營養、健康養殖,還有企業信息化、數字化等。
農戶分散養殖,管控是運營的難點和重點。從養殖戶開戶申請環節的硬件審核,到技術員對養殖場地、飼養環節、牲畜采食量、環境參數、保健、違規換料、換種、用藥等質檢行為的監控,再到毛豬上市、結算,任何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溫氏除了對農戶每年至少3次的培訓外,還開發了管控平臺,對這些過程進行記錄和監控,將每一個環節都固化,減少人為干預,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層還能通過系統,實時掌控每個農戶的養殖情況,一旦出現異常可迅速進行追査,防止農戶發生大的養殖損失,避免養殖過程中的舞弊行為。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溫氏的全員持股模式,增強了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溫氏的造富奇跡,在當地一直是個傳奇。2015年11月2日,溫氏股份通過吸收合并大華農的方式完成創業板上市,成為創業板第一股,6800多名員工身價飆升,有48人成為億萬富翁,上千人成為千萬富翁。
為了保證新來員工均能持有股份,溫氏集團相繼幾次實行了增資擴股。這樣員工不但能與公司同進退,每年還能拿到豐厚的分紅。據統計,溫氏股份中高層以上員工離職率不到2%,骨干員工保持穩定的同時,不斷有新人才涌入溫氏。
溫氏因為全員持股模式被稱為“養殖界的華為”,但為了員工持股,公司也付出了代價。公司的新任董事長溫志芬博士(溫鵬程的弟弟)說:“全員持股能夠強化企業凝聚力,但確實影響到我們上市的進程。”
由于股東人數眾多,溫氏一直無法上市,直到2012年9月,證監會通過的《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規定,才讓股東超過200人的他們看到了上市曙光。2015年創業板上市,其市值曾超越平安銀行、萬科等知名企業,創造了農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傳奇。
上市當年溫氏年收入達到500億,2015年末、2016年中、2016年末溫氏共三次分紅,分紅金額達83.38億元,成為創業板分紅最多的公司。
資源、技術、人才全都到位的溫氏,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逐漸成長為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養殖企業。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溫氏卻開始水土不服,丟失了行業龍頭的寶座。
迭代
回顧溫氏這三十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從一個只有幾人的小養雞場發展到擁有5萬左右員工的多元化的農牧行業龍頭大企業,“公司+農戶”的運營方式功不可沒。但這種模式卻開始慢慢表現出滯后性。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溫氏在全國建立了300多個子公司,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管理問題。冗長的內部管理流程,層層的審批流程,耗費了大量的內部管理成本和組織成本,嚴重降低了公司整體運營效率。
更為嚴峻的是,目前環保政策約束趨緊,養豬戶的生產流程清潔化壓力加大,很多中小養殖戶被迫退出,公司合作農戶數逐年遞減。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升級迫在眉睫,但普通農戶很難具備升級的資本和能力。
2018年,溫鵬程的弟弟溫志芬接管企業不足一年,就開始尋找溫氏模式的迭代升級路徑。然而升級未鋪開,2018年下半年非洲豬瘟席卷中國各地,溫氏簽約農戶的中小養殖場由于防控能力落后,損失巨大。而且在豬價高漲期,還出現養戶偷賣肉豬的亂象,損害了公司利益,也擾亂了公司秩序。
由于沒有完全掌控種豬繁育,非洲豬瘟讓公司的種豬購買成本飛升。疫情之后,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漲,進一步提高了成本,讓公司的業績承壓。2019年,溫氏生豬出欄量雖然穩居全國第一,凈利潤為139.67億元同樣高居榜首,但2020年,溫氏就被自建大規模現代化豬場的牧原股份反超,并逐漸與之拉開差距。
掌握了“豬芯片”的牧原,不但靠種豬銷售獲利頗豐,還成功躲開了非洲豬瘟的侵害。而且,自建工業化養殖場的方式,讓他狠狠地吃到了豬周期的紅利。由于自建豬場質量管控的精細化,也讓牧原的豬肉具有較高的品牌溢價,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利潤。
2020年,溫氏營業收入約749.24億元,同比增長2.47%,但凈利潤僅為74.26億元,同比下降46.83%,幾乎腰斬。這一年,牧原股份營收雖然僅為562.77億元(同比增長178.31%),但凈利潤卻高達274.51億元(同比增長348.97%)。
吃盡了規模化和集約化甜頭的牧原,公司凈利潤率高達48.8%,但溫氏的凈利潤率僅為9.9%,溫氏的業務模式升級迫在眉睫。
2021年,豬肉價格跌到谷底,但牧原依然錄得788.9億元營收,凈利潤69.04億元。對比之下,溫氏營收降為649.54億元,并出現134.04億元的巨額虧損。
溫氏的轉型不是不明確,從2018年開始,溫氏就開始推行“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模式,進行產業升級。農戶可以通過自籌+銀行貸+公司協調的方式,用約120萬元在養殖小區建一棟一千頭規模的現代化自動豬舍(每個小區有十幾個豬舍)。
公司通過將現代化養殖廠化整為零的方式,讓中國的農民可以“夠得著”現代養殖場。傳統豬場最多能養3.3萬頭,新的養殖場可養8萬頭豬。而且,2個人就可以管理2400頭豬,還能用手機遠程投料控制。
但在豬價一度跌破十元的行情下,能有財力和決心進行投入的農戶數量有限。而且,很多大型養豬場并不具備拆分的能力,未來溫氏計劃進一步向“公司+現代產業園區+職業農民”模式迭代。
從具體內容來看,它也開始建設現代化養殖場。因為隨著現代養殖變革,生產要素的重要性發生巨大變化,人工甚至土地在成本中的占比越來越低,環保制約越來越高,這些都在沖擊著溫氏的傳統商業模式。
2021年4月22日,溫氏首個自建自營育肥場首批肉豬成功上市,2022年3月溫氏自主研發的“豬芯片”量產,它似乎也走上了牧原的道路。
不同的是,溫氏追求的是生豬、養雞及其它業務多元化齊頭并進,通過雞、鴨、鴿子、奶牛等養殖,提升豬周期中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同時,公司開始從農牧企業向食品企業轉型,不斷向C端延伸,增強品牌影響力和溢價,進一步提升利潤。
經過多年發展,集團形成了溫氏食品(豬、雞、鴨、奶、蛋、鴿等的養殖、加工、銷售)、溫氏天露(中高端活禽、活豬、鮮品、鮮蛋等)、溫氏佳味(鮮熟雞、預制菜、湯制品等)、溫氏乳業(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建有6個規模牧場,飼養25000多頭奶牛,年產原奶可達13萬噸,連續供應香港原奶市場18年)等品牌。
近年,預制菜的火熱讓溫氏佳味迎來迅勐發展。2021年,其預制菜產品共16889噸,使公司開始進一步將戰略重心向產業鏈下游轉移。2022年7月8日,溫氏華中預制菜加工基地投產,這意味著其預制菜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雖然它在轉型的路上上下求索,但轉型無法一蹴而就。在漫長的豬周期下,開始重資產建現代化養殖場的溫氏,也必然會面臨同牧原一樣的資金難題。
而且,溫氏背后還有眾多的農民,作為曾經的脫貧幫手,它寄托著無數家庭的致富夢。如何實現溫和的變革,如何帶著龐大的隊伍一起乘風破浪,而不是甩掉他們中的大多數,輕裝上陣,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但也是溫氏沉甸甸的責任。
溫氏的轉型值得期待,它帶著數萬個家庭的轉型,更值得被祝福。
本文由新豬派LWH綜合報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pcfp.cn/2022/3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