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預計10月份,新疆、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氣溫與常年持平,降水也與常年接近,利于玉米的收獲及晾曬。但東北南部、西北東部,以及華北黃淮等部分地區近期降水偏多,可能會對收獲會有一定影響。
不過總體來說,隨著國內各主產區玉米相繼收獲,距離玉米大量上市越來越近了。
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玉米市場有一些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也使得市場對于后續玉米的走勢預期也有一些改變。
01.玉米減產情況有所修復
今年對于玉米來說,爭議較大的就是玉米產量問題。
尤其是受南旱北澇的天氣影響,南方部分地區干旱較嚴重,使得玉米有減產預期;而北方尤其是東北的遼吉部分地區,內澇嚴重,也使得玉米的上市以及產量甚至質量都受到一定影響。
再加上今年由于擴種大豆,玉米的種植面積明顯下調,因此,市場有相當一部分觀點認為,今年玉米產量大概率要下滑。
但是也不斷有消息顯示,雖然部分地區玉米受災減產,但是大部分地區玉米長勢較好,并且通過玉米大豆套種以后,玉米產量沒有減少,甚至部分地區玉米增產預期明顯。
于是,對于產量增減一直爭議不斷。然而根據國家糧油中心最新消息顯示,黑龍江、山東、河南等地玉米長勢較好,增產預期較強;而遼寧、吉林部分地區的減產主要集中在低洼地區,其他區域長勢良好,所以減產幅度有限;而四川、湖北等地受高溫干旱影響,玉米單產有所下滑,但是其他地區長勢較好,利于單產增加。因此,預計玉米有增產預期。
雖然對于增減仍有爭議,但是從最近公布的幾次調研數據來看,玉米減產預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復。這是一個重要變量。
02.國際玉米形勢復雜,進口玉米價格難降
一直以來,進口玉米對國內玉米市場有較大影響,進口玉米因價格低廉往往成為了國內玉米的一大“勁敵”。但是自今年以來,多重因素導致國際玉米價格走高,使得進口玉米成本不斷攀升。
一是黑海谷物出口或將“生變”。
市場最關注的就是黑海港口出口協議將于11月到期,但隨著俄烏沖突不斷升級,對于后續走勢充滿不確定性。而近日俄羅斯表示,將不會續簽黑海谷物出口協議,這使得市場擔憂重起,國際玉米價格隨即攀升。
二是美玉米出口面臨下降,價格高漲。
美國農業部10月份發布的供需報告顯示,2022/23年度美國玉米產量調低至138.95億蒲,環比9月份預測的139.44億蒲下調0.49億蒲;年末庫存調至11.72億蒲式耳,較9月預估減少4700萬蒲式耳,為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時出口量也相應下滑。
另一方面,美國中西部地區受干旱天氣影響,美國玉米及大豆出口運輸的重要航道——密西西比河水位降至10年以來最低水平,并且運費上漲,使得美玉米出口受到影響。
受此影響,美玉米價格高漲,當前美玉米到港成本已接近3500元/噸的高位,遠高于國內玉米價格,這對國內玉米來說,是一大價格利好。
03.惜售與觀望并存,集中上量或被沖淡
今年糧價有一個明顯特點,即隨著種植成本增高價格也水漲船高,也使得基層惜售情緒不斷上漲。但是反過來看,這兩年貿易商連續虧損,無論是心態還是資金都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收糧變得十分謹慎。
這就導致新糧收獲后基層并不急于出售,而貿易商也不敢大肆建庫,玉米的購銷時間就會被拖長,集中上量的風險將被沖淡。
因此,受多重因素影響,玉米的漲跌均有一定難度,很可能會再次出現去年的“震蕩徘徊”的格局。
本文由新豬派MX綜合報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pcfp.cn/2022/3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