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連發三道禁令,多國爆發,非瘟形勢嚴峻!非瘟苗研發路漫漫,究竟難在哪?
近期,非洲豬瘟持續在歐洲、亞洲等地區蔓延,意大利、瑞典、印度等國家迅速采取各種行動遏制疫病擴散。對此,農業農村部與海關總署研判疫情形勢,宣布禁止直接或間接從瑞典、波斯尼亞、克羅地亞等國進出口豬肉及相關產品。亞洲地區非洲豬瘟疫情依然嚴峻,印度、緬甸和韓國近期也陸續有疫情傳出。
行業苦于無非瘟疫苗久矣!非洲豬瘟自1921年在肯尼亞首次報道后,百余年間全球范圍依然沒有公認的有效疫苗問世,研發難點究竟在哪里?
新豬派整理發現,非洲豬瘟病毒(ASFV)結構復雜,基因組超過180kd,主要分為24種不同的基因型,且免疫逃逸機制復雜多樣,可逃避宿主免疫細胞的清除。
7月24日,越南政府宣布批準兩款國產非州豬瘟疫苗的商業使用。越南政府在聲明文件中表示,兩款批準的疫苗一款為越南中央動物藥業股份公司與美國學者合作開發的NAVET-ASFVAC,另一款為AVAC公司開發的AVAC ASF LIVE。
據悉,越南政府剛剛完成在40個省、65萬頭份的測試工作,保護率高達95%。
左一:NAVETCO-ASFVAC;左二:AVAC ASF LIVE
同期,俄羅斯的非瘟疫苗也有了新進展。據Pigprogress報道,俄羅斯首款非洲豬瘟疫苗在商業豬場已通過了初步測試。試驗期間,免疫后的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未引起死亡,只經歷了輕微的臨床癥狀。
俄羅斯聯邦病毒學和微生物學研究中心負責人Denis Kolbasov表示,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多次試驗證明,該疫苗毒株非常有效,所有動物在感染后都存活了下來。但此試驗結果的取得是在有限數量的動物基礎上,應該謹慎對待試驗結果。
非洲豬瘟(ASF)最早報道于1921年的肯尼亞,隨后便在非洲各國傳播;1957年,葡萄牙發現非洲豬瘟疫情,隨后該病在歐洲國家迅速傳播;直至2018年,我國遼寧沈陽地區首次出現非洲豬瘟疫情。
非洲豬瘟疫苗研發難,主要是由其生物學特性決定的。非洲豬瘟病毒(ASFV)結構復雜,基因組超過180kd,主要分為24種不同的基因型,且免疫逃逸機制復雜多樣,可逃避宿主免疫細胞的清除。現處于研究階段的非洲豬瘟疫苗,能誘導動物機體產生不具備中和非洲豬瘟病毒的抗體,無法有效防控非洲豬瘟。?
通過實驗室證明具有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毒株,才能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臨床試驗證實疫苗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免疫保護率,并通過國家審批才能獲準批量生產與上市。因此,研制一個安全、有效,且能刺激動物產生具備中和非洲豬瘟病毒抗體的疫苗,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來完善。?
一般疫苗研發與上市流程
目前世界范圍內非洲豬瘟疫苗的技術路徑有5種,分別是滅活疫苗、基因缺失疫苗、亞單位疫苗、DNA疫苗和載體疫苗。不同的生產方式面臨不同的生產難題。?
滅活疫苗是將病毒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滅活。然而有研究分析非洲豬瘟幸存動物血清發現,僅靠抗非洲豬瘟病毒抗體無法抑制病毒復制。這可能歸因于滅活疫苗誘導機體產生沒有中和活性的非洲豬瘟病毒特異性抗體,不能引起全套的細胞免疫反應,導致保護不完全。
基因缺失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強毒株的毒力基因切除構建的活疫苗,具有同源保護作用,且安全性好、不易返祖,被認為是短期內最有希望開發成功的疫苗。
然而目前尚未建立區別疫苗免疫與野毒感染的診斷方法,且缺少構建病毒穩定表達的細胞系,導致毒株的繁殖、儲存及減毒活疫苗的研究十分困難。
同時,非洲豬瘟病毒不同基因型,甚至同一基因型的不同菌株之間,基因組中的序列丟失或突變都可能導致菌株毒力和抗原性的變化。因此,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發需要進一步探究。
亞單位疫苗是利用病原微生物的某種結構成分,制成不含有核酸卻能誘發機體產生抗體的疫苗,因其成分中不含病毒的核酸部分被稱為最安全的疫苗。與傳統疫苗相比,具有免疫原性強、操作簡單、副作用小和應用潛力大等優點。
雖然亞單位疫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復雜、蛋白功能不清、抗原選擇困難,且其誘導機體產生免疫保護的機制尚未明確,從而制約了非洲豬瘟亞單位疫苗的發展,其實際應用需要進一步研究。
DNA疫苗是將病原體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表達載體上,通過在機體內表達目的蛋白,從而達到免疫效果。盡管DNA疫苗可誘導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免疫反應,對預防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免疫動物仍然不能完全抵抗強毒株的攻擊。
有研究證實,DNA疫苗在小鼠身上取得了成功,在豬中未能引起免疫反應。隨后,他們構建了一種新的重組質粒pCMV-APCH1PQ以提高豬的免疫力,結果顯示DNA疫苗不能阻止致死劑量的非洲豬瘟病毒攻擊。
目前為止,已成功構建出多種病毒載體非洲豬瘟疫苗,但這些疫苗并未表現出較好的免疫保護效果。
病毒載體是一種新興的疫苗,病毒顆粒內部的基因組經過基因工程改造,攜帶靶病毒的一個或多個抗原基因,可以抑制病毒復制。
非洲豬瘟病毒載體疫苗的研究,目前主要選用腺病毒、痘病毒、偽狂犬病毒、甲病毒等載體表達非洲豬瘟病毒主要的抗原基因,以期誘導產生細胞免疫和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免疫應答。此外,病毒載體可區分感染和接種動物,即病毒載體編碼的免疫原可以用作疫苗標記。
迄今為止,已成功構建了多種病毒載體非洲豬瘟疫苗,但這些疫苗并未表現出較好的免疫保護效果。
【微信編輯】孟? ?軒
【內容采寫】徐宇萌
【數據制圖】胡? ?永
新豬派精選閱讀:
力源集團:每個產業都要具備競爭力,今年目標飼料銷量1300萬噸,生豬出欄300萬頭
瑯琊榜!TOP20豬企7月底能繁母豬952萬頭年底增至1060萬,都有誰增產?
豬企競爭力PK:力源頭均盈利最高600元,溫氏人效最高人均出欄541頭+124萬產值【勃林格特約·豬業視野】
2億以上進TOP20:普萊柯、國藥、佑本、南農高科、正業等6家逆勢增長,國產疫苗量價齊跌,價格戰還能打多久?
1.75億噸!TOP20飼企占全國58%!力源首破千萬噸,牧原緊追海大(附名單)【大北農特約·數說豬業】
TOP20豬企出欄排行榜:牧原6120萬頭“霸榜”,正大、桂墾翻倍,正邦暴跌43%
本篇文章來源于微信公眾號: 新豬派
本文由新豬派LWH綜合報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pcfp.cn/2023/5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