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鴨群傳染病:新型鴨呼腸孤病毒病
禽呼腸孤病毒(ARV)、番鴨呼腸孤病毒(MDRV)、鵝呼腸孤病毒(GRV)、新型鴨呼腸孤病毒(NDRV)均歸屬于呼腸孤病毒科、正呼腸孤病毒屬。在我國水禽養殖業中,主要流行兩種基因型呼腸孤病毒(1型和2型)。其中基因1型(MDRV)主要危害番鴨,引起番鴨白點病。研究表明MDRV對北京鴨、麻鴨、鵝和雞不具有致病性。MDRV的感染最早報道發生于非洲,自1997年以來我國福建、浙江等省雛番鴨也開始發生類似疫病,近些年通過對鴨群接種由福建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制的 “番鴨呼腸孤病毒病活疫苗”,番鴨感染MDRV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基因2型毒株--新型鴨呼腸孤病毒(NDRV)感染為近年來新發的鴨群傳染病,該病的臨床癥狀與MDRV相似,但感染宿主的范圍擴大,對不同水禽均構成危害,既可導致番鴨、半番鴨和鵝發生出血性壞死性肝炎,也可導致櫻桃谷鴨和麻鴨發生鴨脾壞死病,目前以NDRV對家禽養殖業危害較大,現階段防控該疾病主要還是以疫苗抗體防控為主。
冬春多發,7日齡雛鴨易感
2005年前后該病先在我國南方一些省份,如福建省、廣東省、浙江省等鴨群中開始出現,后蔓延至全國主要養鴨區。據相關報道,該病一年四季均能發生,但主要在冬春季多發,發病日齡一般為6-25日齡,該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感染,不同品種的鴨均可發病,如番鴨、半番鴨、北京鴨、麻鴨、櫻桃谷鴨、鵝等,其中番鴨易感程度最高。
近年來,該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尤其以7日齡雛鴨最易感染,發病率在5%-32.5%,死亡率不高,約為4%-20%,發病鴨日齡愈小,發病率和死亡率愈高。尤其是1月齡以下雛鴨,可見明顯脾臟出現壞死,俗稱“脾壞死”。耐過鴨容易導致生長發育遲緩,免疫抑制,繼而容易誘發其他疾病(如鴨大腸桿菌、鴨疫里默氏菌)。
圖1 NDRV發病省份
病原特性
新型鴨呼腸孤病毒是一種無囊膜、分節段的dsRNA,大小在60-80nm的球形病毒粒子。病毒的基因組共10個節段編碼12個蛋白,分為3個大基因節段L1 (λA)、L2 (λB)、L3 (λC),3個中基因節段M1(μA)、M2(μB)、M3(μC)和個小基因節段S1(p10、p18、σC)、S2(σA)、S3(σB)、S4(σNS)。
圖2 NDRV病原特性
臨床癥狀
潛伏期一般3-11d,發病鴨可見精神萎頓,羽毛蓬亂,不軟腳,拉黃綠色稀糞,減食或不食。病程長短不一,一般2-14d,發病后5-7d為死亡高峰期。
圖3 NDRV表觀癥狀
剖檢可見病鴨肝臟腫大、質脆出血壞死、表面有斑點狀出血;脾腫大,有出血性壞死點(塊)及白色壞死點,有的匯成一片,呈花斑狀,嚴重病例可使脾臟質地變脆;另外還可引起心臟、腎、法氏囊等其他臟器不同程度出血。
圖4 NDRV病理變化
診斷與防治措施
鑒別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癥狀和剖檢特點可以做出初步診斷,在臨床診斷中注意與其他細菌、病毒性疾病做區別診斷。確診必須通過病毒分離、鑒定以及中和試驗、瓊脂擴散試驗等的血清學試驗進行確認。實驗室常用RT-PCR、qRT-PCR、RT-LAMP等分子檢測方法并結合細菌分離鑒定結果,從而確診是否感染新型鴨呼腸孤病毒。
防治措施:養防結合,定期消毒
1) 建立并完善養殖場生物安全措施,加強檢疫程序,避免從疫區、疫場引進鴨苗;
2) 盡量采取離地網上飼養的模式,提供充足、干凈飲水,減少或避免接觸糞便或污染的水源,注意保溫的同時加強通風,減少氨氣引起的應激;
3) 對于預防,種鴨開產前一月和半個月各打一針分離株滅活苗,其后代可獲得保護,雛鴨出生后,可立即飲水或注射弱毒苗,或5日齡注射高免抗體,定期使用保肝護肝藥物增強鴨群的免疫能力,保證機體的正常免疫水平是防控疾病的關鍵,因此防控還是注重養防結合為主;
4) 發病時,及時無害化處理病死鴨,發病鴨隔離飼養并可注射相應毒型高免抗體或高免血清治療,對未發病或發病早期鴨群可注射抗菌素(如丁胺卡那霉素等)以及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藥(如清瘟解毒口服液、荊防敗毒散、龍膽瀉肝散、黃芪多糖等)。飲水中適當添加維生素、葡萄糖等,可以提高鴨群的抵抗力,有效地減少死亡鴨數;
5) 定期用10%石灰乳或3%來蘇兒對鴨舍用具進行消毒,環境和舍內帶鴨消毒,聚維酮碘或0.2%-0.3%過氧乙酸帶鴨消毒,1-2次/d,連續3-4d。
小禽人
【買賣易 2.0】是新牧網推出的家禽交易信息平臺,是面向家禽企業、經銷商、養殖戶、銷售終端提供的一個家禽交易信息、行情資訊共享工具。2.0版本集合了“查詢行情交易、發布交易信息、備份交易數據、展示企業形象、行業交友交流”五大核心功能。快請點擊“閱讀原文”體驗吧!
本篇文章來源于微信公眾號: 新禽況
本文由新禽況綜合報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pcfp.cn/202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