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免疫抑制病依然是影響國雞健康的主要病原性因素,其中馬立克和傳貧感染在國雞上較為多見,主要在兩廣等南方地區流行。
2024年11月22日,廣東省廣州市,在由國雞文化推廣聯盟、華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與社會服務處主辦,新禽況承辦的2024國雞產業高峰論壇上,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普生物”)解決方案部總經理王友分享了《2024年國雞疫病健康大數據分析及科學防控策略探討》主題報告。
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部總經理王友
據瑞普生物統計,2024年1-9月份,在國雞主要流行疾病中,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陽性率達27.9%,雞傳染性貧血病毒(CIAV)陽性率為21%,滑液囊支原體(MS)陽性率15.2%,馬立克氏病病毒(MDV)陽性率14.7%,禽流感H9亞型病毒(AIV-H9)陽性率12.4%,禽呼腸孤病毒(ARV)陽性率8.1%。其中,免疫抑制病如雞傳染性貧血病毒、馬立克氏病病毒、禽呼腸孤病毒等對國雞健康影響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在黃羽肉雞疫病監測中,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檢出率最高,需重點防控,尤其是 NR22 型;傳染性貧血病檢出率較高,對生產的影響持續增加;馬立克氏病發病呈區域性、經常性偶發,強毒株增多。蛋雞主要流行傳貧、IBV、MS、鼻炎、MDV 等疫病。國雞種雞受免疫抑制病影響較大,國雞肉雞常見 MDV、CAV(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病)、REOV(呼腸孤病毒)、球蟲等疫病,817 肉雞則以 H9、傳貧、法氏囊病為主。
IBV防控面臨困境,傳支防控形勢極為嚴峻。雖然目前疫苗種類繁多,但防控效果卻未能達到預期水平。在良好管理的前提下,簡單的組合免疫方式雖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探尋更為優化的防控策略。其中,NR22 新型腎傳支病毒具有發病時間早、死淘率高以及 ELISA 抗體不會異常升高的特點,在肉雞中主要呈現腎型癥狀,而在國雞中則表現為呼吸型癥狀。
據瑞普生物統計,2023 - 2024 年,MDV 在黃羽雞中持續高發,發病雞在 5 - 6 周齡后檢出率明顯上升,臨床癥狀主要為肝脾等內臟腫瘤結節。近年來,馬立克氏病在世界范圍內發生率較高,中國也深受其害,且病毒毒力不斷增強,突破單價疫苗保護的情況增多。
據悉,MDV陽性毒株主要來源于黃羽肉雞,總占比達11.5%(58/502);黃羽種雞占比3.2%(16/502),分種屬黃羽肉雞檢出率14.3%(58/405),黃羽種雞16.5%(16/97),相0比較種雞檢出率高于肉雞。
針對MDV,王友認為應加強臨床診斷,綜合發病癥狀、病原檢測和病理學診斷進行判斷,并注意與其他常見腫瘤病的鑒別診斷,避免誤診;重視羽髓監測,及時發現 MDV 野毒和 CIAV 感染;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和獸醫衛生措施,做好環境消毒,防止早期感染;強化生物安全,嚴格檢疫活疫苗和引種;科學制定免疫程序,如 13 - 15 周齡進行 CIA 免疫,換羽雞根據抗體情況加免,同時做好 IBD 和 MD 免疫接種。
在國雞養殖中,疫病防控始終是關鍵環節。隨著養殖環境的變化和疫病的不斷演變,尋找更有效的防控策略至關重要。目前,CVI988 與 HVT 的聯合疫苗在防控超強毒感染方面展現出優勢。
針對日益流行的傳貧病毒感染,應該重要日常監測和人為的正向干預。合理使用泛易平、干擾素及中藥制劑可明顯提高雞群免疫力,定期抗體監測有助于優化免疫程序。
而對于病關引起的腿病問題,篩選高效消毒劑、免疫合理疫苗及種源追溯等措施能有效減少腿病發病。
當下,多種疫病呈現出的復雜態勢給家禽養殖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養殖企業仍需高度重視疫病防控,積極采納科學防控策略,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優化免疫程序,提高雞群免疫力,以降低疫病發生風險,保障家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本文由新禽況綜合報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pcfp.cn/2024/69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