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第四屆理事會暨換屆選舉工作在山東青島圓滿落幕。
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60余位聯盟成員、單位領導及代表出席活動,選舉產生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六種職務。同期,云南農業大學教授魏紅江、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田克恭作專題報告,共同分享前沿思想及科研成果,賦能我國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四屆理事會2024年度交流會合影
據悉,聯盟于2009年9月籌建,2010年1月通過了科技部聯盟組建必要性和技術性審核,2013年10月18日經科技部批準,成為第三批國家試點聯盟。聯盟發展至今,現有盟員單位88家,其中科研院所高校33家、企業55家,個人名義盟員221人。成員單位包括多家生豬產業鏈單位,如唐人神、新五豐、溫氏、正虹等知名養殖龍頭企業。由南京農業大學等16家在全國具有影響的聯盟理事單位承擔聯盟技術指導中心,指導全國生豬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聯盟秘書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鄧近平作聯盟年度工作報告
鄧近平介紹,在我國生豬產業發展存在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低、生豬品種利用效率不高、生豬養殖環境污染嚴重等背景下,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應運而生。聯盟本著解決生豬產業關鍵與共性技術瓶頸等目的,組建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創新團隊,整合生豬產業優勢資源和技術,形成安全優質豬肉產品生產綜合體系,進一步增強我國生豬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聯盟成立至今,立足湖南地方豬種業振興,成立了岳麓山畜禽種業創新研究中心,成功繪制寧鄉豬基因組圖譜,為進一步挖掘其優異基因奠定了堅實基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應用于寧鄉花豬肉質改良,并聯合云南農業大學、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共建克隆與豬器官移植平臺。
“十四五”期間,聯盟成員分別在生豬動態精準營養、智慧養殖、飼料與養殖無抗、腸道健康調控及樓房養豬等領域成功申報相關項目,對助推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四川農科院、廣西農科院通過種養結合模式,實現低碳、環保、節能、減排、生態循環,用“中醫農業”理念指導生豬生產,守護百姓餐桌安全。
最后,鄧近平表示,聯盟在印遇龍院士的直接領導與指揮下,各項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為聯盟今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也為我國生豬產業的發展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聯盟常務副理事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江青艷主持換屆選舉投票環節
江青艷詳細介紹聯盟換屆選舉總體原則:
1.本屆選舉產生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六種職務;
2.按照推舉聯盟成員的1/3為常務理事,常務理事成員的1/3為常務副理事長和副理事長,1人為理事長、1人為秘書長的總體原則,提供候選人名單;
3.遵照前任理事長印遇龍院士提名,綜合考慮對聯盟貢獻度、業界影響力、創新領導力等因素,擬推薦理事長候選人1人,秘書長候選人1人;
4.匯總前任理事會領導成員提名,綜合考慮對聯盟貢獻度、業界影響力、地域分布、科研創新力等因素,擬推薦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作為候選人;
(注:鑒于聯盟成員由科研院所成員和企業成員兩部分組成,本屆選舉只列出了科研院做成員的候選人名單,所有企業成員暫未列入候選人名單,后續理事會將根據企業與聯盟簽訂的協議,直接認定企業成員在聯盟的任職;本屆選舉企業成員擁有選舉權,需要參加選舉投票。)
換屆選舉工作現場投票
最終,經微信群投票: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賀建華當選聯盟第四屆理事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鄧近平當選聯盟第四屆秘書長,同時選舉第四屆常務副理事長11位、副理事長19位、秘書處成員6位、常務理事78位、理事53位。
新當選聯盟理事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賀建華講話
賀建華首先表達了對印遇龍院士以及聯盟各位領導、理事的全力支持。并表示將在前人打下堅實的基礎上,將聯盟事業發展壯大。
賀建華介紹,聯盟成立是希望集中大家的智慧共謀發展,因此接下來聯盟的工作可以概括為三大方面:首先是貫徹政府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積極支持政府工作,在能力范圍內承接政府委托,積極搭建平臺,牽線搭橋解決企業需求;然后對于企業而言,聯盟應堅持協同創新,將專家的成果進行轉化應用;最后再建立產學研聯盟,促進生豬產業可持續發展。
新當選常務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馬曦講話
馬曦對新當選的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表示祝賀。馬曦表示,聯盟對我國生豬養殖企業起到了堅實的引領作用,如今當選常務副理事長,必將不負眾望,做好聯盟安排的各項工作,為我國生豬養殖健康發展提供積極力量。
第四屆理事會特邀2名專家學者作精彩報告分享,展示各自在生物醫學領域、基因工程多聯多價疫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常務副理事長、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汪以真主持學術報告環節
云南農業大學教授魏紅江分享《小型豬新品種培育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主題報告
魏紅江介紹,經歷超過40年的近交培育,版納微型豬近交系擁有更低的遺傳多樣性和更高基因組純合度,與巴馬小型豬近交系相當(或某些指標超過)的近交水平,且明顯高于尤卡坦近交系和其他非近交系品種。
對此,能否構建人類重大動物疾病模型,將豬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這一問題看似荒謬,但魏紅江指出,基因問題已在日趨成熟的技術下被逐漸攻克。隨著準備工作的完善,供體豬培育技術不斷提高,接下來的研究便是豬—非人靈長類異種移植,再到豬—腦死亡遺體移植,進一步到豬—器官衰竭患者的移植。
對于目前此技術世界領跑的美國來說,雖然早已有了多例器官衰竭患者接受移植,但始終沒能大獲成功。而我國異種器官移植發展思路是:三線并舉,與美“齊驅”。其中云南農業大學將繼續在異種器官移植研究的進步中努力,拉通了異種器官移植的“整個”技術鏈,推動云南省異種器官移植法規的制定,推動豬器官早日進入臨床!
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田克恭分享《新型豬用基因工程多聯多價疫苗-技術突破與產品創制》主題報告
田克恭指出,基于目前動物疫病的防控策略和主要豬病防控現狀,創制新型基因工程多聯多價疫苗,實現一針多防是行業發展趨勢。其中亞單位疫苗具備安全性高、產品質量優、利于疫病凈化等諸多優勢,是全面實現農場重大疫病凈化與產業升級發展的新方向。
在豬用基因工程疫苗技術突破上,DNA病毒/RNA病毒的感染性克隆構建可根據病毒的基因組特性,建立各種DNA病毒、RNA病毒的反向遺傳學技術平臺,對病毒基因組進行遺傳改造;還可以使用大腸桿菌表達豬圓環病毒2型(pcv2)CAP蛋白、豬圓環病毒3型(PCV3)CAP蛋白,以及口蹄疫病毒(FMDV) VP4、VP3、VP2、VP1蛋白;使用桿狀病毒表達豬細小病毒(PPV) VP2蛋白、豬偽狂犬病毒(PRV) gB蛋白;使用CHO細胞表達豬瘟病毒(CSFV) E2蛋白、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 S蛋白。
此外,通過發明可吸附不同電荷抗原、生物兼容性好的豬用的新型兼容性佐劑,突破新型工藝技術,如蛋白純化與病毒樣顆粒組裝、首創溫度調控相變雙水相萃取蛋白純化工藝等關鍵技術創制多聯多價豬用疫苗。
聯盟副秘書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方俊主持理事會交流環節
到會理事和企業代表發言
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第四屆理事會順利召開,反映了聯盟對生豬產業技術創新的重視和持續推進的決心,有助于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未來,聯盟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扎實工作,發揮好聯系各單位成員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為生豬產業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本文由新豬派原創出品。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